参考消息网4月30日报道《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网站4月22日刊登题为《美国经济表现并不像看起来那样》的文章,作者是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全文摘编如下:
上了年纪的读者可能会记得,30年前人们曾普遍感觉美国作为经济强国的日子已屈指可数了。
(资料图片)
两本同在1992年出版的畅销书集中体现了这种衰落感:迈克尔·克赖奇顿的小说《旭日东升》设想了一个由日本主导的未来,莱斯特·瑟罗的《正面交锋》则描绘了美国、日本和欧洲争夺霸主地位的斗争,美国很可能在其中败北。
显然,事情并没有以这样的方式发展。如今,美国确实面临来自中国的地缘政治挑战,中国已经崛起为一个真正的经济超级大国。但美国经济让其他富裕国家望尘莫及。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最近题为《美国惊人的经济纪录》的封面报道强调了这一差距。美国经济无疑战胜了30年前那些可怕的预言。
然而,了解这一经济纪录的几个限定性条件仍很重要。从某些方面来说,美国的经济成就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傲人。美国社会的状况更是糟糕透顶。
一些美国读者近期曾到访欧洲国家或日本;一些人像我一样,这些年来曾多次访问上述地区。那么,那些国家给你的印象是贫穷落后吗?当地人是否觉得比15或20年前更落后于美国?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我个人的感觉是,本世纪初美国和欧洲之间曾存在技术差距,因为我们当时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的速度更快,但这一差距此后几乎消失了。
这种感觉如何与经济增长的巨大差距相调和?很大一部分答案在于人口学。
由于美国生育率更高、移民更多,美国人口——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在国际统计数据中通常被定义为15至64岁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许多发达国家对手。如果是看每名劳动年龄成年人所贡献的经济增长,美国仍然领先,但差距(尤其是与日本的差距)要小得多。
如果把人口结构和有关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决定考虑在内,美国的超预期表现虽然是真实存在的,但看起来远没有国内生产总值(GDP)本身所显示的那么傲人。
首先,GDP的确告诉我们一个经济体的生产量,这是有用的信息。
其次,如果你认为各国政府都在奉行经济增长最大化的连贯性战略,或者实际上令任何东西最大化的战略,那么你对政策决策方式的看法不切实际得令人绝望。
我们始终要牢记,GDP至多是告诉我们一个社会可以提供多少产值。它不告诉我们资金是否使用得当;高GDP未必能转化为高品质的生活。人可以在富有的同时内心痛苦;国家也一样。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美国正在以不当的方式利用其经济增长。最明显的是,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无疑是寿命。尽管美国在经济上拔得头筹,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预期寿命却出现了惊人的下降。
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在收入分配顶端的少数人收入大幅增加,因此中产阶级的收入增长远远低于整体经济增长的表现。
根据“分配国民账户”研究小组的数据,美国的平均收入增长高于85%左右人口的收入增长。
在其他国家,不平等现象也有所加剧,但还达不到这种程度。因此,美国傲人的经济表现可能无法转化为普通美国人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们会关心富人能买更多、更大的超级游艇吗?
让我再说一次,事实证明,美国经济比许多人几十年前所预期的更具活力和韧性,我们保持了经济超级大国的地位,这让关于我们注定会相对衰落的预言落空了。
但请控制一下热情:这些数字其实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好,美国上空有一些没有体现在GDP上的阴影。
图说:4月12日,顾客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县一家超市购物。(新华社发)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