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正文

11年,用百万字记录人生百态

经营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是她全家重要的生计来源,也是她实现文学创作梦想之地;一台配置不先进的电脑,是她开烟酒店订货之必需,又是她创作百万字文学作品的主要工具。

她叫杨芳兰,今年49岁,是贵州省榕江县一位烟酒店老板,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两种看似毫不相干的身份,杨芳兰自由转换,给她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2年4月,杨芳兰从单位辞职,在榕江县老客车站附近开了一家烟酒店,维持一家的生计。守店之余,从小爱好文学的杨芳兰便通过阅读文学书籍打发时间。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11年9月,孩子上初中,作文写得不太好,杨芳兰就用空余时间指导孩子读课外书,和孩子一起写日记,并相互鼓励。后来,孩子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写出的作文有时候还会被当作范文。

2012年年底,为了让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能说出来,杨芳兰开始写小说,让小说里的人物“帮自己倾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写作之初,为了鼓励自己写作,杨芳兰只要自己写出稿子,她按每一千字50元,从当天的营业收入中转到自己的银行账号。稿费达到一定数额,她就会给自己买件衣服,或请笔友吃饭分享创作感受。2013年4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的一篇7000多字的小说见诸报端。收到稿费后,她请孩子到餐馆吃了一顿,从此,杨芳兰的创作热情高涨。

这些年,开店经营之余,杨芳兰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创作了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其创作的小说、散文多次刊登于文学期刊上,并出版了小说集《白日梦》。2015年,她的中篇小说《滨江花园》在《民族文学》杂志刊登。同年,她先后加入贵州省作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成了一名作家。2021年,她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杨芳兰的作品,都与她的经历相关,或者展现榕江县的地域特色,或者是以“熬村”为背景,描绘当地人民的生活百态。

“我的故事都是来自于我的店。每天,店里来来往往的人特别多,我都会邀请顾客进来坐一坐、歇歇脚,说说话,也因此听到了许多人的故事。”近日,杨芳兰说。这些故事,因此成了杨芳兰创作的素材。

有一位老太太,每天早早去菜场买菜,回家路上都会在杨芳兰的店门口歇歇脚,坐在凳子上给杨芳兰讲她在菜场听到的各种见闻。杨芳兰特别享受这样的时刻,感觉就像在给自己的创作提供养分。“我天天盼着她来,盼着她给我带来新的故事。”杨芳兰说。

通过小说,杨芳兰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她创作的《挂在树梢的黄叶》,故事就来源于她自己照顾老人的经历。杨芳兰的公公晚年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她照顾了五六年。有一天,她趴在柜台上,望着外面的树梢发呆,看到树梢上的黄叶,有感而发:“其他的落叶早掉在地上变成肥料滋养树根,而它只能挂在上面任凭风吹雨打。”通过小说,杨芳兰也会表达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在小说《滨江花园》中,来自熬村的“我”,希望在县城的滨江花园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为了这个目标,“我”经历了冷战、争吵、借贷、离婚等一系列事件,最后意识到,即使生活在滨江花园,生活也不一定如意。

多年来,杨芳兰徜徉在文学的世界里,不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起来。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